扭住关键 转化优势 永嘉县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 地方改革创新项目
    • 【字体: 打印本文

去年以来,永嘉县坚持以绿水青山为最大本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五大双百”行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深挖生态潜能,释放改革动能,走出了一条具有永嘉特色的强村富民之路。全省26县发展实绩考核实现“三连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6%、位列全市第一,连续两年夺取市对县乡村振兴考核第一名。

一、振兴乡村产业,提升“乡兴”实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造大平台、引育大项目,着力发展“两山”优势产业,助推乡村振兴。一是融合化发展。深入实施全域旅游“12310”发展路径,提升打造休闲农业、特色美食“双十大”示范项目,成功上线全市首个农旅公众服务平台,实现县内农旅资源一站式全景展现。因地制宜推进精品村庄创建,累计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124个、2A以上景区村57个、市级以上农家乐集聚村9个,形成独具特色的“一村一景、美丽经济”。同时,依托全国唯一的“中国景观村落群”和全省最多的历史文化古村,在岩坦镇屿北古村开创了“整村置换、村企合作”保护开发模式,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500多万元。近6年,我县乡村旅游业连续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二是项目化推进。加强资金整合与项目招引,近两年吸引社会资本下乡38.75亿元,成功打造“6+1”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63个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精心打造的“雁楠山水”跨区域精品带全长52公里,辐射6.2万人,是温州市线路最长、带动能力最强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仅用时28天高质量完成649个村(社区)的规模优化调整,并集中开工新村集体项目254个,总投资达8.25亿元,实现新村集体项目覆盖。同时,通过罗东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鹤盛省级水果特色农业强镇、楠溪源头省级田园综合体、温情云岭市级田园综合体“四大平台”创建,加速推动农业产业集聚发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三是现代化提升。坚持科技兴农战略,大力推进高标农田建设、水果“五位一体”试点、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先进生产模式,创成首批省级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依托全国“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永久论坛”等人才平台,大力推进“两进两回”,成立全市首个“农创客”协会,农创产业年销售额达1亿元。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通过建立“淘宝村”发展定期协调会商制度,创新推出“电商信用贷”,成功培育温州市首个“淘宝镇”(桥下镇)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西岙村),目前全县“淘宝村”总数达到25个,带动就业1100多户4300多人。

二、深化乡村改革,激发“乡富”动能。抢抓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和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双重机遇,全面盘活“人、财、物”要素资源,实现强村富民。一是激发组织动能。针对多个村的抱团发展、协同发展问题,创新建立区域党建联盟,更好地消除争议、凝聚合力。比如,成立楠溪源头田园综合体联合党委,有效整合乡村振兴示范带上14个村的资源优势,实现了从“各自为战”到“抱团发展”的蝶变,成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二是规范三资管理。创新“政府+企业+银行”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广农村“三资”智慧监管系统,实现全县619个村社农村集体资产数字化运行、全流程监管、无盲区覆盖,有效破解村级“三资”监管“平台不够,效率不高,家底不清,分析不足,监管不力”等难题。获得省委常委许罗德书记、彭佳学副省长的肯定和批示,被新华每日电讯、浙江新闻客户端等权威媒体多篇报道,吸引了省内外38个地区前来学习经验。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村级资产线上审批8455笔,金额6.6亿元。三是推动资源盘活。紧盯农村闲置土地这一最大资源,制定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 “1+9”政策体系,累计流转闲置农房867幢,建设特色民宿230家,成为全国首批、全市唯一的民宿产业发展示范区。同时,借助全省首个市场化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入市交易、保值增值,去年累计完成产权交易437宗、金额4.6亿元,平均溢价率达30%以上。

三、优化乡村治理,守护“乡愁”底蕴。始终将生态环境和精神文明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石,全力打造表里如一的和美乡村。一是改善人居环境“面子”。坚持在楠溪江中上游实行“工业零准入”,率全省之先对非法采砂实施刑事打击,实施楠溪江生态立法保护,以最严格的措施保护楠溪江生态环境。全力开展美丽乡村“千万工程”和“美丽永嘉”全域环境大整治行动,基本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创新建立“督查+曝光”模式,坚持每月评选并媒体曝光10个“最美、最脏”村,实现村居环境长治久洁。获评“全国最佳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全省唯一“中国最美当代世外桃源”,创成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二是筑牢基层治理“底子”。创新建立发展联动、矛盾联调、治安联防、平安联创的乡村“四联”治理机制,持续深化“4+1”基层人民调解模式,全县镇村调解案件占比从2015年的48%提升至2019年的96.15%,经验做法在全国现场会上得到推广。统筹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试点工作,全面打造4条清廉村居示范带和全科网格2.0版,有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创成省级善治示范村57个,数量居全省第二。三是提升乡风文明“里子”。深入挖掘永嘉千年古县“耕读文化”的人文富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通过复活在楠溪江上消失30多年的“船工文化”,引来央视新闻一天三次报道。活态传承“永嘉昆剧”、“温州莲花”、“永嘉花鼓”等永嘉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昆新编大戏《孟姜女送寒衣》荣获国家艺术基金。同时,在全省率先推出“互联网+”私坟生态化改造模式,用一块草坪和一个刻有二维码的鹅卵石代替“椅子坟”,引导群众厚养薄葬、网上拜祭,实现私建改公建、费地改节地、墓园改公园,有力破解生者与逝者共享空间难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来说两句
看不清点我 看不清,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