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以“三转变”促进“三融合”,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抢抓东西部协作时代机遇,积极探索与结对地区在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等领域新思路、新模式、新路径,推动两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小康。近期,作为全省率先建成的跨省域东西部协作产业平台——南湖—若尔盖“飞地”创业园区,该区向结对地四川若尔盖县兑现共建“飞地”创业园首期固定投资回报资金1000万元,用于帮扶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脱贫,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决胜战役添砖加瓦。
一、变“输血”为“造血”,共建飞地园区助推产业融合
一是搭建帮扶平台,打破区域限制。发挥“红船起航地”的区位优势,南湖区与若尔盖县协议共建“飞地”创业园产业帮扶项目,由若尔盖国有企业全额出资,一期建设土地面积55亩,双方共同参与建设。该园区自奠基到竣工用时仅一年,顺利完成周期“300天”总目标,共建设标准厂房2栋,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是全省率先建成的跨省域东西部协作产业平台,将作为若尔盖县对外招商引资的平台跳板。
二是实施标准化管理,助推长远发展。成立“飞地”园区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制定园区运营管理方案,在日常运行、项目招引、投资回报等方面予以全方位服务,明确到2020年底“飞地”产业园区项目入驻率达40%以上;到2021年底,园区项目入驻率达90%以上,主导产业项目占比70%以上。目前,该区已落实1家国有投资公司作为“飞地”园区运营主体,负责园区日常运营和管理费用支出。
三是招引高端项目,确保投资回报。对标接轨长三角一体化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园,以“高质量发展”、“亩均论英雄”等为导向,招引精密加工、先进制造业等“高、精、尖”项目入驻园区,通过“投资固定回报+租金税收返还”的方式,每年为若尔盖提供1000万元以上的经济收益。上半年,已有“浙江全思科技”、“嘉兴禹万川”等2个精密制造业项目入驻该园区,计划总投资7500万元,预计达产后年产值约2亿元,亩均税收约48万元。
二、变“被动”为“主动”,拓展增收渠道实现劳务融合
一是主动出击,打响返嘉返岗“开头炮”。深入贯彻省、市关于疫情期间“两手硬、两战赢”重要指示精神,实施复工复产“春风”行动。开发“南湖智慧员工返岗e平台”,组建 “接返服务小组”赶赴对口地区,通过“包机、专列、专车”等方式无缝接返163名四川籍贫困人员(其中:若尔盖县19人)回“嘉”返岗,实现“接返”到“返岗”3天办结,并在《新闻1+1》、人民日报微博、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平台予以背书宣传。截至今年5月,南湖区已接纳四川籍贫困务工人员600人。
二是因地制宜,推动就业培训“常态化”。因地制宜协助对口地区开展种养殖技术、电子商务、乡村振兴等就业技能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训,帮助贫困群众提升产业技能、带动就业渠道,有效激发贫困人口自主脱贫能动性。今年上半年,两地协作开展疫情期间乡(镇)主体期间劳动力技能提升短期培训,覆盖全县10个乡镇共1200人次;协助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465人次,成功创业(扩大经营规模)人数40人,带动贫困人口610人。
三是前后联动,筑牢脱贫兜底“基准线”。及时连线结对地区人社部门,梳理盯紧因疫情“失业返贫”名单,发挥“中嘉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若尔盖分公司”等南湖区引导注册企业、援建项目的社会效用,提供短期公益就业岗位,妥善安置因疫情暂时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今年上半年,南湖区已协助若尔盖县开设“护林员”“河道员”等各类公益性岗位718个,帮扶贫困人员就近就业1190人。
三、变“短期”为“长期”,搭建展销平台促进消费融合
一是高位谋划,推动产销对接。南湖区发挥中心城区市场优势,协助若尔盖设立“月河藏文化体验馆”等平台载体,组指导结对地区做好消费帮扶企业纳入《全国扶贫产品目录》等工作。该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消费帮扶实施办法,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对口地区消费扶贫,巩固脱贫攻坚长效“机制”。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区累计帮扶若尔盖地区实现消费帮扶2970.2万元。
二是两地联动,搭建产销专线。依托若尔盖资源禀赋,引导辖区企业赴若尔盖搭建“购销专线”,协助对口地区开展高原牛羊肉采购、加工和包装等工作,直购、直销当地特色农产品。例如,该区“嘉兴市牛丫头食品有限公司”在若尔盖注册成立“若尔盖南湖协作销售有限公司”,通过冷链车直线配送藏系牛羊肉至南湖区市场销售,实现购销“一条龙”服务,上半年已累计销售若尔盖牛羊肉近200万元。
三是借势借力,打响区域品牌。针对若尔盖县“高海拔、优生态”区域特点,结合全区“3+X”服务业系列活动,谋划开展若尔盖“羊肉节”等消费帮扶主题活动。例如,南湖区已组织辖区餐饮企业赴结对地考察对接“藏绵羊”产业,实现首批订单突破百万元,并在新华社、中新网、浙江新闻等媒体全程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