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19年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衢州市财政管理工作榜上有名,继2017年后再获此殊荣。近年来,衢州市围绕贯彻“八八战略”,践行“八个嘱托”,推进“八大任务”,以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为引领,以“74332”财力保障体系为抓手,着力构建具有衢州特色的现代财政治理体系,以机制创新推动管理完善,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2019年,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23.36亿元,增长8.0%,增幅居全省第2位;全市财政支出449.00亿元,增长26.1%。
一、建体系,以财政大统筹助力市域大发展
按照“大财政、大统筹”的思路,系统构建“74332”财力保障体系,推动财力统揽、资金统筹、项目统定、资产统管、债务统控、绩效统评,实现小财力保障大民生、服务大发展。
统筹管好“七本账”。推进预算、资产、项目、资金、产业政策、市域统筹、债务“七本账”管理,建立统一收入、统一支出以及统筹全部财政资金、资源、资产的“全口径”大预算管理体系,并以此为蓝本和路径,聚焦三大攻坚战、富民强省十大行动、市委“八大任务”等大事要事,科学测算所需资金和2019-2022年可用财力,系统化、模块化构建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实现财政规划在短、中、长期间的有序衔接和有效呼应。
系统构建四大专项。对市级177个专项资金政策进行梳理整合,形成规模8亿元的“大科创、大三农、大文旅、大商贸”四大专项政策体系,实行“政府+市场、奖补+竞争、资金+基金”分类施策、动态调整、清单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政策和资金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实效性。2020年初,四大专项政策按照“应急帮扶类、配套保障类、创新发展类”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三大政策包”,精准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推进运作三大基金。聚焦美丽经济幸福产业和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强化全市域统筹,按照“1+3+N”架构市县协同组建规模50-100亿元的区域产业基金,及科创、智慧、幸福三大主题产业基金。通过“资金+基金”的联动、“统+分”的管理,统筹整合各区块业务及资源,进一步提升基金运作能力和效益,实现“1+1>2”。同时,省市合作设立规模15亿元的衢州市基础设施(含PPP)投资基金,最大限度撬动、激活社会资本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加快转型三大平台。综合运用注资赋能、政策赋能、机制赋能等方式,通过“非转经”“拨改投”“债转股”等形式,加快推进国有企业实质化、市场化转型,实现行业更集中、布局更优化、核心竞争力更明显。2019年,市金控集团、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三家国有企业均获AA评级。
统筹用好两区财力。坚持“市区一体”,强化与柯城、衢江两区的共建共创共享机制,优化完善市区财政体制、财力分配和财权事权划分,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支持民生实事落实、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资金合力和工作合力。
二、出实招,以财政微治理推动绩效大提升
将财政管理落细落小落实,通过建机制、明底线、推改革等实招硬招,把握工作主动、补齐管理短板,以制度化、标准化推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
打好收支管理“组合拳”。建立地方财税收入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深化财税信息开放共享、完善考核激励等针对性举措,实现收入进度和库款情况“时时有监测、周周有通报、月月有分析”,增强收入分析、研判、调控能力,稳步提升“三个比重”。2019年,全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0.9%,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财政总收入和GDP比重分别为61.4%、8.7%。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支出,将节省下来的资金优先用于保障“三保”支出。
下好预算管理“先手棋”。将年度预算编制与上年预算执行情况相挂钩,部门预算年度结余资金当年全部清零,从源头上消除财政资金“二次沉淀”情况。财政预算一经批准,加快下达预算指标,强化所辖区及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考核通报制度,确保预算早执行快执行。盘活存量资金资产,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搬盘整合,及时收回结余资金和两年以上未用完的结转资金,对本级安排的预计年底难以使用的、绩效差的预算资金,按规定收回财政或调整用于其他亟需支持的项目。
织密监督管理“防护网”。构建“1+9+20”财政业务内控管理体系,抓住定岗定责、流程控制等关键节点,打造内控管理闭环,实现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痕迹、责任可追溯。深化财政信息公开,依托衢州市政务服务网、部门门户网站等平台,在规定时限内向社会集中发布本级政府和部门预算及“三公”经费信息。全市除涉密信息和涉密单位外,所有政府、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信息实现全部公开,切实保障群众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树好绩效管理“风向标”。强化顶层设计,出台《衢州市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衢州市全面落实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进一步明确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首次对下级政府实施财政运行和政府投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工作,将全省高质量发展指标和财政管理绩效考核指标融入评价体系,着力解决政府绩效和预算绩效融合难题。创新开展“一项重点政策、一个重点项目、一家重点部门”全过程绩效评价,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向“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深入。探索财政绩效评价与审计、人大评议、项目评审、监督检查等内外联动、一体推进,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市级机关部门综合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
三、优服务,以财政数字化助力治理现代化
按照“整体智治”理念,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新引擎,集中优势力量推进数字财政工作,让技术为办事赋能,推动财政管理从“人治”向“智治”转变升级。
打造财政管理“智造仓”。在全省率先自主研发集管理、查询、服务、分析、应用等功能为一体的集中财力办大事数字化平台,使集中财力办大事工作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对接预算编制、资金申拨、集中支付、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各类财政信息化系统,打通财政内部数据链条,实现宏观经济、财政运行以及各类大事项目资金安排、支出情况、绩效目标以及进度完成情况等实时反映,有效发挥财政“数据大脑”作用,提高决策水平。
创新政务服务“空间站”。深入推进部门间、部门内“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优化财政对外业务流程,推动财政审批服务事项“上网、上云”。持续深化统一公共支付、“政采云”等数字化平台建设,在省内地级市中率先实现在“政采云”平台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开展企业政策兑现、部门差旅费报销等“一件事”改革,推动所有涉企政策上架“政企通”平台,政策兑现实现“一键申请、一网办理”,部门差旅费报销等事项在“浙政钉”上全流程试运行。目前,84%的财政对外事项实现“零跑”或“最多跑一次”,平均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间压缩55%以上,服务能效取得突破性提升。
搭建财政内控“预警台”。突出对财政核心权力和重点领域的制约、预警和纠偏,构建“1+9+20”财政内控管理体系,抓住定岗定责、流程控制等关键节点,打造内控管理闭环,实现权力有制约、过程有痕迹、责任可追溯。开展财政内控试点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自主开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流程管理系统”,通过项目评审全过程公开、业务流程系统性监管、协审单位智能化考核,为项目建设资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强大支撑。2019年,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审减率12.0%,同比增长3.3%,协审误差率下降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