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经验做法

义乌作为浙江乃至全国电商发展最快、最好的城市之一,连续四年位列“中国电商百佳县”榜首,并成为唯一获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县级市,在农村电商方面始终走在浙江省前列,是全省第一批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县(市)。2019年,义乌市实现网络零售额1584.93亿元,同比增长15.1%,位居浙江省县(市、区)首位;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0亿元,同比增长50%;义乌快递量业务量达49.9亿件,居浙江省第一,全国第二。

 

一、发展情况

1.农产品上行渠道畅通高效。依托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社交电商平台,打造农产品上行渠道,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上行。在淘宝、天猫、京东等平台上拥有活跃涉农网店近330个,在社交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和小程序平台等还有上千家活跃涉农网店。截至2019年底,绿禾网销售额达7237万元,农产品销售额5934万元,占销售额的82%;淘宝特色中国义乌馆销售额达6223万元,农产品销售额4560万元,占销售额的73%;京东中国特产义乌馆销售额达232万元。

2.农村电商产业高度集聚融合。培育电商专业村、电商镇,建设电商产业园区,以点带面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结合义乌产业集群优势,加快形成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2019年,义乌市共有电商专业村164个,有电商园区38个,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电商专业村总数、电商园区总数均位居浙江省第一位,电商镇13个,位居浙江省第二位,形成“村-园区-镇”的电子商务载体体系。义乌市电商村内有登记注册电商企业4.9万家,电商账户7.8万户,形成集聚效应。

3.电商配套服务体系完善。深化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和公共服务中心,畅通农村“毛细血管”,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和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截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17个,示范服务站点37个,市级公共服务中心1个。充分加强资源整合,建立义乌市农产品上行与下行体系、农村电商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农村商品物流配送能力和农产品商品化率大幅提高。

4.电商扶贫助农精准有力。紧扣脱贫攻坚和东西协作对口帮扶主旋律,以“党建+电商”为引领,与汶川、温宿等地区对口帮扶,开展党建引领、人才培育、氛围营造、产业提升、服务优化等五大工程。2019年 10月12日,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等一行考察义乌与汶川合作建设的汶川电商学院,获两省书记共同点赞。2019年,累计帮助对口地区销售农产品超1700万元;组织汶川15家汶川企业参加电商博览会,现场销售额超10万元;开展各类培训2000余人次。

5.电商模式创新实践走在前列。按照“全域统筹、整体推进、打造特色”的思路,整合全市资源,先后打造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青岩刘模式”等传统农村电商模式。2014年,李克强总理到义乌考察时,亲自“点赞”青岩刘,强调要着力支持大众创业,培育经济新动力,使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成长,打造经济新的“发动机”。结合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积极探索直播电商业态与农村电商结合,打造“北下朱直播带货模式”。据统计,义乌行政村中外来人口是本地常住人口的7倍,网店数量是居民户数的10倍,通过电子商务带动社会就业超200万人次。

二、经验做法

1.高标准设立电子商务组织机构。义乌市将电商定位成战略性先导产业来培育发展。2013年,在浙江省率先成立义乌市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配备16名专职人员,全面保障义乌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2019年,根据《义乌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组织成立“义乌市市场发展委员会”,划入电子商务职能,全面厘清工作职责,建立起权责清晰、高效协同、规范发展的运行保障机制。

2.高站位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2016年,制定《义乌市电子商务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建立顶层架构、完善基础服务、突出发展重点等五个方面,组织实施基础建设支撑工程、产业发展引领工程和产业生态环境优化工程等四大工程,14项具体实施任务。针对农村电商,全面实施“农村电商工程”,鼓励电商企业拓展农村流通渠道,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全面推进义乌农村电商发展提质增效。

3.高质量出台电子商务扶持政策。义乌长期以来主动作为,积极调整,精准施策,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13年-2017年,义乌市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市委〔2013〕39号)、《义乌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义电商办〔2014〕20号)、《关于印发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的通知》(义委办发〔2016〕112号),鼓励电子商务专业村、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建设,并安排资金支持;出台《义乌市农村电子商务工作实施方案》(义委办发〔2016〕119号),全面实施“百村电商”工程,加快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城乡物流体系、农产品电商应用体系和农村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建设。2018年义乌市出台了《关于促进商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将农村电商扶持政策纳入其中。近年来,累计投入农村电商相关资金超过10亿元,支持力度走在浙江省前列。

4.高起点建立电子商务培训体系。产业发展,人才先行,义乌积极响应市场需求,组织开展社会化、学院派、双创类等人才培训。2013—2014年开展两年30万电商培训行动,共培育30.5万电商人才,为义乌电商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9年共举各类培训、沙龙、论坛420场,培训人才1.2万人次。推动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设立电子商务专业,已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2200余名。发挥电商作为双创领域主阵地之一的优势,以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和村级服务点从业人员为重点,积极培育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带头人。2019年,完成普及性培训3.6万人次,完成创业培训1.1万人次,培养农村电商领头人30名。

5.高水平搭建物流基础设施。建立与义乌市城市空间格局、物流规划、交通网络和产业发展等相适应的“一轴三园多节点”快递物流空间布局。集聚物流企业,创新物流领域资源要素配置,实现电商快递价格“全国最低”。目前,义乌有国内、国际快递及供应链等关联的物流经营单位超6000家,为义乌市线上线下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务,形成通达全国、连接世界的“铁公机、海网邮、义新欧、义甬舟”综合物流体系。全面深化“快递下乡”,推进农村地区公共取送点建设,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817个,打造“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商贸流通体系。2019年,义乌实现快递业务量49.9亿件,同比增长71.7%;快递收入1624075.7万元,同比增长37.9%,其中电商快递业务量45.24亿件,同比增长64.15%。

6.高品质培育特色品牌。深度挖掘开发义乌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深入实施农业“三名”工程,加强品牌创设和营销推广,与义乌市知名品牌、地理标志产品的合作(如:西楼红糖、华统火腿、全备蜜枣、丹溪红曲酒、道人峰有机茶、大陈猕猴桃等),采用原产地直供模式助力本地农业结构升级。组织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开展“义乌名牌产品”“金华著名商标”的申报认证工作。目前,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6个,品牌农产品4个。充分利用直播电商等手段,深入挖掘私域流量,利用新服务、新方式促进农产品上行,打造互联网新品牌。例如义乌市北下朱村吸引了产品供应、直播培训、内容制作、网红带货等各类直播电商从业人员5万余人,集聚了服装箱包、美妆美饰、网红食品、农产品等品类1000余个品牌。

7.高效率推动乡村振兴。围绕“中国众创乡村”主题,为乡村振兴增添“新活力”,打造新型农村。建立了八大国企结对共建十条美丽乡村精品线的特色机制,招引了一大批优质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等涉农改革试点,激活了农民众创众筹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2019年义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50元,同比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529元,同比增长8.6%,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95: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