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发布2019年督查激励通报,湖州市成功列入2019年“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实施技术改造成效明显市”(全国共10个、省内唯一),这是近三年内的第二次入选,属全省唯一。近年来,湖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顺势而为、乘胜前进,全力打好稳增长、扩投资、促转型、强改革、优服务的组合拳,推动工业经济向上向好发展。
一、做好稳增长稳企业,巩固提升全市工业地位
湖州市积极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推进工业经济始终处于“好于全国,领先全省”的态势。一是主要指标均衡领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强化运行监测和风险处置,助推各项指标走在前列。2017-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8%,高于全国平均2.6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1.4个百分点。2019年,工业八大重点指标增幅均列全省前三,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51.2%,三次产业之比为4.3:51.1:44.6。今年一季度,该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列全省第3位。二是大力实施项目“双进双产”。首创“345+1.5”项目落地标准,清单化管理项目,形成项目“签约-落地-建设-竣工-投产-上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三年间,全市亿元以上项目新开工911个,年均增幅36.8%;竣工666个,年均增幅21%。今年1-4月,该市工业投资逆势增长14.2%,列全省第2位。三是梯度培育市场主体。实施“金象金牛”“雄鹰行动”“隐形冠军”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引导成长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建立“小升规”培育库,培育一批科技型、创业型中小微企业。三年间,净增“金象金牛”企业6家,新增“小升规”企业1409家,3家企业入选国家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二、突出绿色智能改造,加速转变企业生产模式
湖州市不断探索实践“两山”理念在工业领域的转化,进一步擦亮绿色发展的底色,彰显绿色智造的特色,增添“绿中掘金”的成色,全力打造全国绿色智造名城。一是逐年加码绿色技术改造。大力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于一体的绿色化改造提升,锁定椅业、电梯、电机、耐火材料、粉体材料等细分行业,引导企业从单机改造向整线改造推进。2019年,全市技改投资增长18.4%,增幅列全省第2;今年1-4月,技改投资增长27.7%,列全省第一。二是首创绿色标准体系。在全国率先构建“市、区县、园区、企业、产品”五位一体绿色智造标准体系,并开展全市规上企业绿色工厂星级管理工作。三年间,全市15项绿色设计产品团体标准被工信部采信,累计创建国家绿色工厂37家、国家绿色园区3家、国家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10家,均位居全国前列。三是打造示范样本。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抓手,围绕重点骨干企业,组织实施技术改造、两化融合、智造项目、企业上云和产品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三百双千”工程,推进新制造、新模式在企业应用,加速智造转型。泰普森等3家企业列入国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微宏动力等13家企业成为全省首批无人车间和智能工厂。
三、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
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放大“南太湖聚宝盆”效应,加快要素集聚,强化产业选择能力,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层次显著提升。一是着力壮大高端产业。以驻沪全球招商引才中心为平台,强化项目精准招引,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装备等高端产业。2019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在建亿元以上新能源汽车项目达81个。今年1-4月,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在建项目达119个,主要集中在新型电子、显示面板、新能源电池、芯片设计等领域。二是加快汇集创新要素。围绕重点产业,组织实施“南太湖精英计划”“金蓝领计划”等各类人才专项,推动校企、校地合作,强化创新要素培育扶持。三年间,全市新引进创新领军人才项目263个,培育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省海外工程师37人,均列全省第1。三是加速促进产业集聚。有序推进11个万亩大平台建设,大力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新产业平台,进一步整合提升制造业平台,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市已形成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绿色家居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金属新材、高端装备、现代纺织4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长兴铅蓄电池、安吉家具及竹木制品2个基地先后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四、深化机制改革创新,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优化
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法治导向、效果导向,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以优质的营商环境助推高质量发展。2019年全省营商环境指数中,湖州市综合排名第一。一是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对全市规上企业及占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实现亩均综合评价全覆盖,以差别化政策为抓手,通过正向引领、反向倒逼,加速低效企业出清。自2018年公布数据以来,全市亩均增加值从71.6万元/亩提升到98.1万元/亩,增速高于全省17.3个百分点。二是首创“五未土地+标准地”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湖州市“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低效用地的认定标准和处置办法。率先探索开展“事前定标准、事后管达标、效益论英雄”的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试点。三年间,累计处置“五未”土地10.3万亩,新供工业用地5.19万亩。三是持续发力降本减负。先后出台“减负18条”“减负35条”,重点推进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用能成本、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等工作,同步落实国家、省级各项减负政策。三年累计减轻企业各类负担327.2亿元,在全省地市中率先100%完成清欠任务。今年该市将力争减轻企业负担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