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体制机制创新

    • 【字体: 打印本文

项目背景

  浙江是制造大省,传统制造业的企业数量、资产总额、产值、就业占到全省工业的70%以上,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浙江经济发展之基、富民之源。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我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以块状经济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产业层次低、组织结构散、创新能力弱等问题仍没有根本改变。 2017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决策部署,这是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一环;是加快形成浙江制造新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聚焦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提高经济治理能力的关键一招。 2019年,全省对标落实“产业新优势”,产业数字化改造步伐明显加快,“supET”工业互联网基础性平台已初步建成,产业数字化指数由全国第4跃居全国第1。对标落实“企业新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重点传统制造业行业中,入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企业94家,居全国第1。对标落实“产品新优势”,产品高端化不断向前迈进,全省传统制造业领域入选工信部“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102个,位居全国前列。对标落实“创新新优势”,全省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前三季度17个传统制造业研发支出增长19.9%,高于规上工业0.9个百分点。

实施情况

(一)建立完善“四大体系”

  1、工作体系。省委车俊书记和省政府袁家军省长亲自谋划、亲自部署,高兴夫副省长亲自狠抓落实,具体由省转升办牵头抓协调服务、抓试点示范、抓评估评价、抓政策落地,各地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实际抓实抓好。

  2、指标体系。经省政府同意,每年制定《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关键性量化指标责任分解方案》。2019年前三季度,17项关键性量化指标中,超额完成6个,超节点进度8个。

  3、政策体系。省政府印发《浙江省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8-2022年)》;2019年,省转升办配套出台17个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并抓好年度推进;省财政近三年每年安排18亿元实施专项激励政策。

  4、评价体系。建立月度监测分析、季度运行评价、年度综合评估制度。2019年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综合指数105,呈现“数字化转型提速、质量效益提高、自主创新增强、绿色发展加快”的发展态势。 

(二)纵深推进“五大转型” 

  1、数字化转型。从机器换人、机器联网、智能制造、企业上云到工业互联网,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2019年,全省数字经济“5个100”超进度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2。

  2、绿色化转型。2017年来,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7个、绿色工厂12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3家。2019年,绿色园区创建数量居全国第一位,绿色工厂居全国第二位。

  3、品质化转型。大力实施“标准化+”“品牌+”战略,联动推进“三强一制造”建设,打造更多浙江制造标准和自主品牌,打响“浙江制造”品牌,累计培育“浙江制造精品”706个。

  4、资本化转型。以上市公司为主体,以并购重组为手段,全面整合传统制造业。截止2019年9月底,传统制造业领域国内主板上市公司225家,占全省总数的50.2%;近三年并购重组涉及交易金额1377亿元。

  5、集群化转型。全省已形成年产值超百亿元产业集群80多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12个,累计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1个,居全国前列。 

(三)着力抓好“六大重点举措” 

  1、建立“三服务”活动长效机制。以开展“三服务”活动为 “总引擎”,对41个工业大县、48个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58个小微企业园、100家重点工业企业、100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实常态化跟踪服务机制。

  2、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2019年,全省建成认定726个小微企业园,建筑面积6324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7万家;其中15个园区成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3、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在全国率先建立实施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制度,2019年前三季度,单位建设用地GDP位列全国各省区第二。

  4、开展全球精准合作。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数字经济大会等活动契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19年,世界500强在浙投资总额近390亿美元,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数字经济产业合作签约金额755亿元。

  5、强化市场主体升级。实施“双鹰行动”和新一轮“小升规”专项行动计划。2019年,浙江企业入选工信部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9家。

  6、狠抓重大项目建设。2017年来,全省实施总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制造业项目645项,项目计划总投资1.42万亿元,建成达产后可新增销售4500亿元。

主要创新点

(一)构建实施高质量发展激励机制。

  2019年,省政府对乐清等6个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成效明显县(市、区)实施督查激励措施;紧盯17个重点制造业行业,确定48个县(市、区)省级试点,分领域分行业推进;落实18亿元省级财政资金对18个振兴实体经济(传统产业改造)县(市、区)予以专项激励,支持地方聚焦传统特色优势行业开展改造提升;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分行业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发展。

(二)构建实施“腾笼换鸟”倒逼机制。

  在全国率先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全省形成涵盖工业、服务业和各类园区平台的全领域“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制定实施制造业企业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改革文件,以“亩均效益”为依据落实土地、排污权、用水、用电等资源要素优化配置机制,倒逼亩均税收1万元以下低效企业改造提升。2017年以来,全省淘汰落后涉及企业近6千家,整治“低散乱”超10万家,盘活土地44.32万亩,腾出用能506万吨标煤,传统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到50%以上。

(三)构建实施数字化转型赋能机制。

  从机器换人、机器联网到智能制造、企业上云,并在全国率先推出“1+N”工业互联网平台,基本实现17个重点传统制造业行业和主要块状经济产业集聚区全覆盖,探索出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数字化转型之路,2019年,supET平台获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成果,入选全国十大工业互联网平台。

(四)构建实施产业链现代化突破机制。

  2019年以来,围绕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要求,培育新型产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全力打造数字安防、绿色石化、汽车、现代纺织等4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立首台套产品推广应用机制,加快制定实施《关于深入实施装备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的意见》,建立尽职免责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推动首购制度深入实施,支持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构建实施“三服务”长效保障机制。

  2019年前三季度,全省减轻企业成本负担1680亿元,金额居全国第2,截至10月底偿还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75.48亿元,清偿率79.8%,居全国第3,提前完成国家“清欠”工作年度目标(清偿率50%)任务。建立健全惠企政策落地“5个一”机制,全力打造“一揽子政策服务、一站式诉求服务、一网式专业服务、一体化协同服务”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今年平台已梳理7大类近6000条惠企政策,通过钉钉等方式向企业负责人推送政策2.3亿余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