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防指探索推出“浙江安全码” 自然灾害精密智控跨出坚实一步

    • 【字体: 打印本文

台风洪涝来临,人员的安全转移是减少甚至杜绝伤亡的有效手段,那人员怎么转,往哪转,转多少?

为加强线上线下联动、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应急指挥协同机制,省防指在组织有关成员单位融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基础上,借鉴防疫“健康码”经验,探索推出了“浙江安全码”,将“码”工具运用于风险区域人员转移、抢险救援队伍通行、灾后救助等防汛防台期间的应急管理工作。

4月,省防指选择杭州临安区太阳镇、太湖源镇作为“浙江安全码”试点,进一步探索“浙江安全码”在“码上动”(响应行动)、“码上转”(转移)、“码上通”(凭码通行)、“码上救”(救援)、“码上领”(领取救灾物资)、“码上报”(报险情)等方面的应用。5月11日下午,省防指在临安区组织开展了“浙江安全码”应用试点的实战演练,通过组织群众紧急转移、依托后台系统决策实时了解危险区域内的人员聚集程度等,展示了“浙江安全码”在防汛防台中实现人员转移精密智控的实战应用。

 

一是实现转移人员的精准化管理。试点乡镇前期对地质灾害险情点、危旧房、小流域山洪险情点等重点区域内的应转人员进行了再排查,其中太湖源镇核定受威胁区域地质灾害点757户2373人、小流域山洪灾害点695户2217人,太阳镇核定受威胁区域地质灾害点370户1213人、小流域山洪灾害点545户1647人,并对每一位应转人员赋予“安全码”。

二是实现转移情况的动态化管理。省、市、县防指均可通过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实时掌握群众转移到避灾安置点或投亲靠友扫“安全码”报平安的动态情况。

三是实现转移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基本明确了省、市、县、乡人员转移标准和流程,从省水利、自然资源、建设等部门下发风险提示单和人员转移建议到县级对应部门,县级部门提出具体人员转移名单报县防指,经会商后统一下发至相关乡镇进行核实并上报最终转移人员,形成人员转移的闭环管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