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算好“经济、社会、生态”三本账 打造全地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建设新模式

    • 地方改革创新项目
    • 【字体: 打印本文

     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局面,余杭区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大力践行绿色理念,打造污水处理厂建设新模式,于2018年底通过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地上绿地公园建设模式,建成全省首个大规模全地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临平净水厂,占地面积仅74.2亩,比常规污水厂节约近2/3的土地,污水日处理规模达20万吨,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A类标准,项目运行一年多以来,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出水水质合格率均达100%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算好经济效益账,地上地下降低综合成本。统筹考虑、综合比较全地埋和常规建设模式的土地成本、征迁成本、经营成本,找准收支平衡点。一是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幅提升。该项目于2009年启动前期工作,原选址位于南苑街道钱塘社区,规划用地面积256亩,但由于土地征迁问题等客观因素迟迟无法启动。为此,余杭区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于2015年将项目重新选址于沪杭高速与东湖路互通区域内,使原先作为绿化景观用地的闲置区块得到高效利用。同时,也为原256亩选址区块以及其半径300米影响范围内约500亩土地,保留了更大的使用价值。二是项目用地征迁成本显著下降。由于项目采用全地埋建设模式,厂区占地面积大大减少,现厂区占地面积仅74.2亩,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其中地下7.9万平方米,地上约4000平方米),总投资概算15.7亿元,其中厂区红线内建设投资9.6亿元。相较于建设地面污水处理厂,全地埋模式有效节约用地约180亩,以每亩征迁成本约150万元计算,可节约征迁成本约2.7亿元(不包括节约的土地指标费用),可完全覆盖全地埋模式增加的2.6亿元建设成本。

                     

(二)算好社会效益账,邻避邻利打造生活休闲空间。针对常规地上污水处理厂因噪声、气味等问题,在建设选址过程极易引起周边住户反对,难以落地的情况,坚持以人为本、系统思维,采用地下污水处理、地上绿地公园建设模式,还周边群众以生活休闲空间。一是有效消除环境影响,破除邻避难题。临平净水厂采用全地埋式技术,污水处理过程全部在地下进行,通过对臭气、噪音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污泥的无害化处置,基本消除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地面部分建设水文化主题绿地公园,厂区绿化率达80%以上,改变公众对传统污水处理厂的固有印象。如通过在地下厂区安装臭气源收集点位、门斗及隔断,较传统污水厂更好实现臭气的集中收集,后续通过生物除臭装置进行处理及高空排放,显著降低对周边环境的臭气污染。二是打造多功能市民公园,形成邻利效应。设置多维度多层次的技术展示、科普体验空间,拓展项目工业旅游属性,真正打造成为集人工湿地+江南园林+市民休憩+运动休闲+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市民公园。该厂区地面水美公园自今年1月开放以来,吸引大量市民群众前来游玩参观,并成为周边学校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首选之地,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算好生态效益账,废水资源建设环境友好厂区。目前,临平净水厂每天实际处理污水约17万吨,按原先尾水全部排放进入钱塘江的计划,每年尾水输送和运维成本约1200万元。对此,该区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尾水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一是提升出水水质。采用水解酸化池+改良型A²O+MBR膜池工艺,与行业内科技公司合作,利用数字建模技术,改善工艺流程、优化工艺管控。目前该厂出水水质优于国家一级A类标准,达到浙江省《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省清洁排放标准),出水水质合格率100%二是加强尾水循环利用。在提升出水水质的基础上,将临平净水厂约7万吨/日的尾水通过人工湿地处理,作为赭山港、乔司港的河道补充用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每年尾水输送和运维成本。同时,厂区的部分尾水通过管网布设,作为临平城区的绿化用水,整体中水回用率达50%以上。

                     

二、下一步工作

    (一)广泛应用新型建设模式,在土地的综合利用上下功夫。将全地埋式污水处理节地技术广泛应用至新规划建设的重大厂站项目,厂区同步配套建设湿地公园,打造城市绿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上盖土地的综合利用,创新建设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努力将污水处理厂打造成为集污水处理、上盖物业、工业旅游、湿地公园于一体的生态环保产业综合体。

    (二)不断提升处理水质,在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上下功夫。对新建重大净水厂站项目,采用业内最高的设计标准、最先进的处理工艺,通过污水处理工艺数字建模技术,充分利用智慧运行控制系统和精确曝气技术合理控制配水、曝气和回流量,强化脱氮除磷效果,不断提升净水厂出水水质。同时,加强回用设施建设,不断拓展尾水综合利用途径,将尾水作为城市内河生态补充用水、城市绿化浇灌用水、部分工业用水等,实现尾水资源循环利用最大化。

    (三)充分挖掘技术亮点,在全面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上下功夫。运用气体流态分析技术,建立地下、地上空间气体流态模型,科学设计构筑物结构。精确分析臭气源,升级除臭设备技术,确保污水厂除臭效果。完善污泥卸料系统,加快污泥卸泥装车速度,提高污泥处置效率。依托地源热泵技术、能源回收技术、太阳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实现净水厂节能降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来说两句
看不清点我 看不清,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