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拢合力化源头 闭环管控强实效 ----高新区(滨江)创新110联动“警源”治理深化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 【字体: 打印本文

近年来,随着高新区(滨江)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各类要素大量涌入,也衍生了较多治安问题和矛盾纠纷,警情案事件不断攀升,特别是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占比超半数,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大挑战。我区高度重视、积极应对日趋复杂的基层治理新形势,副区长、公安局长荆慰多次召集区110联动中心以及属地部门研究对策,立足滨江实际、突出问题导向,创新实施110联动“警源”治理,通过统筹“三支力量”、健全“三项机制”,构建起非警务类矛盾纠纷流转化解闭环,推动实现“三大转变”。

一、整合力量、优化保障,推动“单独处”向“协同处”转变。以往非警务类矛盾纠纷仅公安一家接警、处置、调解“一统到底”,牵涉大量警力精力且实际化解成效不佳,为此,我区重点统筹“三支力量”。公安“进口兜底、把牢关卡”,在PTU、110接处警基础上,依托警务防区建设,常态配备13组、104名巡控辅警及巡特警车、摩、步巡队伍,做到有警必接、就近出警、快速处置,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属地“统筹力量、协同处置”,整合原有110应急联动、“四个平台”基层站所等力量,组建24小时响应的专业化、综合性处置队伍,并落实专用车辆、装备等保障,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实时警情现场联动,跟进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后续转办。警网“深度融合、联排联调”,以“一网格一辅警”标准配齐362名基础辅警,与全科网格员信息共享、协作补位,在开展日常基层治理的同时,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做好一般性事项调处,着力“发现在早、化解在小”。此外,依托“一码解纠纷”,充分发挥各类调解组织作用,实现化解合力最大化。

二、健全机制、构建闭环,推动“零散化”向“标准化”转变。以往量大面广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往往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跟踪化解不成体系、后续结果难以把控,易成为“民转刑”案件诱因。为此,我区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强化“现场联”机制。在原有110联动的基础上,处置警力平稳事态后,对首次报警现场未处结或需后续跟进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由街道联动队伍“领回任务”或告知主管单位、人员、时间、地点等救济途径。同时,区110联动中心实时通过联动平台派单至属地街道,纳入闭环管理。强化“分类调”机制。突出“属地责任、块抓条保”,各街道对收到的非警务类矛盾纠纷进行分流处置,一般事项派至所属社区化解调处,或由街道相关科室、“四个平台”站所及“一码解纠纷”内驻调解组织按职能分工化解调处;较复杂事项按“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原则,由街道牵头,区职能部门参与共同调解;特别复杂、重大敏感事项,街道提请区矛调中心搭台,会同区职能部门共同化解。强化“跟踪考”机制。围绕签收反馈率、有效化解率、联动保障度、部门配合度以及“民转刑”发案比等6项关键指标,制定了全区“警源”治理考评办法,对各街道部门的工作开展情况落实“月度评估通报、年度考核排名”,并作为110联动考核纳入全区综合考评,倒逼责任落实落细。

三、多元发力、提质增效,推动“面上和”向“全面和”转变。全区110联动警源治理自8月21日试运行来,累计流转各类非警务矛盾纠纷100余条次,化解成功率达80%,重复报警下降30%,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突出科技赋能。依托公安分局自主开发的警情智能研判系统,通过语义分析、标签标注等技术实现非警务类矛盾纠纷的数据化管理,特别实时掌握多次重复报警情况,及时流转、纳入闭环。同时,正携手海康威视开发110联动“警源”治理驾驶舱,打造可视化、直观式展现。后期也将纳入全区“三源治理”一码解纠纷平台。突出实操提升。区110联动中心牵头,组织各街道开展“警源”治理系统业务培训,及时签收率、反馈率均达到了100%,达成了全链条、可回溯的线上“一站式”管理。同时,通过联动拉练、模拟报警等形式,对街道部门的现场联动效能、人员车辆保障等开展实地检查,及时查漏补缺。突出化解实效。各街道积极协调矛调中心、基层站所、社区网格以及民间组织,发挥属地优势、职能优势,尽早介入、源头化解。如浦沿街道六合公园广场舞扰民,经过街道、社区、网格工作人员多次的实地督促、现场教育宣传等工作,该处跳广场舞人员主动降低音量,后未产生重复报警;如浦沿街道吸毒前科人员陈某因不服管理多次扬言到政府跳楼、西兴街道刘某某因感情纠纷多次扬言自杀等敏感事件,经街社上门工作,会同家属成功劝阻化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