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积极探索水电站管理模式——激发小水电造血功能 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 【字体: 打印本文

金华市现有小水电357座,总数居全省第三,占全省的11%,大部分水电站建成投产较早,产权结构复杂,其中国有104座、集体103座,股份制33座、合伙20座、私人97座。电站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有、集体电站体制机制固化导致综合效益差,私人电站缺乏资金技术投入导致产业效益萎缩,诸多小水电站水能利用效率低导致停产停运。近年来,该市在加快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过程中,积极探索水电站管理模式和绿色发展道路,从产权改革、信息化建设、功能改造、农村产业链调整等方面着手,激发小水电造血功能,助力乡村振兴。截至目前,该市已完成289座水电站整改、49座水电站退出目标和40座电站股权改革,在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助推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通过产权改革提升管理水平,助力集体“消薄”和农户增收。金华市积极开展小水电助力“消薄”攻坚战,坚持政府引导,鼓励参股模式创新,按照“国家补助、市场运作、集体入股、持续收益”的原则,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服务和产品,对小水电助力“消薄”攻坚实行优惠贷款利率,延长贷款年限等政策。如婺城区计划投入2.3亿元实施非国有电站资产收购,截至目前,已与33座非国有电站签订收购协议,其余国有电站采用资产划转模式进行股权改革。产权改革完成后,该区40座水电站均由婺城区交投子公司绿能水电公司进行统一运行管理,消薄、扶贫资金直接打入绿能水电公司帐户管理和使用,由绿能公司将股权收益分配给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预计可助力该区近100个经济薄弱村实现消薄,村集体经济年增收7%;助力5000多户低收入农户年收入增长10%。

二、通过信息化建设实行集约管理,助力安全保障和效益提升。通过对老旧设备进行改造,实行集约化管理、数字化建设,增加安全性,实现减员增效,提高综合效益。如武义县率先探索“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集约化管理模式,目前已建成宣平溪和麻阳流域2个集约化管理中心。武义县小水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引进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器设备,建立公司总部远程控制中心,仅在电站配置2名现场人员,工作重心从定时巡视、定期抄表、手动操作改变为现地值守遇突发事故简单操作,运行8年来,未发生过一起因自动化设备误动作而引起的事故。目前,该公司下属10座水电站已有4座完成技术改造并接入公司总部远程控制中心,现场运行值班人员由42人减至8人,每年节约人员开支170万元。麻阳二级电站投资128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实现集约化管理之后,现场运行值班人员从20人减少至4人,年发电效益600余万元,2年收回投资,年节省人力成本80万元。

三、通过功能改造发挥退出电站剩余价值,助力报废电站枯木逢春。清理整改后,一批装机小、效益差,存在安全隐患,生态流量不能正常泄放、整改无法彻底到位的“问题水电站”有序退出,这些电站已依法截网,拆除了发电机组,但厂房长期空置,日久破败,既影响周边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金华市充分利用保留下来的建筑物和设备等现有资产,开发旅游、文化、民俗、民宿、餐饮等经营性项目,助推农旅经济发展。截至目前,该市共有25座退出水电站通过厂房功能改造,实现变废为宝。如金华市婺城区西湖电站,2019年4月投资1100余万元,改建为民宿,房价在980—1780元之间,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每日定房均爆满,营业收入达9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金华开发区湖海塘电站报废退出后,计划投资1000万元,在原址拟建“湖海塘电站纪念馆”,作为小水电科普教育基地。永康市2019年退出电站13座,其中8座集体产权电站,将原有厂房改建后出租给当地企业做为仓库或厂房。

四、通过农村产业链调整发挥已修复河段生态价值,推动全流域致富。水电站清理整改后,基本消除了河道减脱水等流域性生态问题,河流枯水期不再断流,水环境明显提升。但因缺乏系统规划,流域产业链调整不到位,已修复河段生态价值未能充分发挥。金华市在绿色小水电创建中,结合地域特点,对下游河道进行生态修复与治理,不断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推动周边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经济向美丽经济转型升级。如武义县计划依托流域内水利工程,开展流域治理及景观建设,宣平溪流域内32座电站全部纳入绿色小水电创建,通过牛头山——宣平溪水生态环境景观带建设,提升景区品质,打造国家5A级景区。宣平溪减脱水段恢复断流后,用水引流更便捷,农业、生态可供水量增加630万立方米/年,宣莲种植面积增加255亩,产量提高5%,年增加经济效益128万元。婺城区塔石厚大溪流域原有电站9座,计划通过绿色小水电示范区建设,创建绿色小水电8座,退出1座,对原来的减脱水段进行生态景观改造,修筑堰坝、亲水平台和景观廊道等,同时挖掘流域民俗历史文化,兴建“青山秀水”文化底蕴深厚的新农村风貌,推动周边农业、产业链转型发展,在流域沿岸东店村规划建设135亩“浪漫蓝梅弥猴桃采摘基地”,预计可增加年收益80余万元,实现绿色生态水电助推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