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钱塘新区以改革促提升、促发展

    • 【字体: 打印本文

去年4月18日,杭州钱塘新区正式挂牌成立,保留原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综保区、临江高新区3个国家级牌子。一年多来,钱塘新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要使命,以改革促提升、促发展,着力推进体制机制整合、高质量发展谋划和重点工作推进,实现了“一年打基础”的目标。2019年度全省开发区和集聚区(新区)综合评价中,钱塘新区在全省20个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第一,为近六年来首次夺冠;在全省15个集聚区(新区)中跻身第二,比2018年排名上升6位,首次获评优秀单位。

一、聚焦“队伍”抓改革,最大化提升发展活力。围绕整合融合,坚持抓“人”促事,最大程度激发队伍活力。一是最快速度整合。去年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机构组建、人员转隶、办公场所调整,整合出台300多项对外政策和90多项内部管理制度,实行大部制、扁平化、高效化管理。二是最大程度融合。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勇立潮头大担当”活动,启动干部三年滚动轮训“益智”行动,1000余名干部接受了轮训,特别是各级干部通过战疫情、促发展,实现了理念和人心的融合。三是最优机制激励。打破身份限制,引进党政储备人才、聘任制公务员和特聘政府雇员69名,46名政府雇员打破晋升“天花板”提任科、处级干部,并率先推行产业平台工作人员档案封存、全员聘用制。2019年干部绩效考核首次采用SABCD五级强制正态分布,原则上评先评优和提拔晋升的干部都必须为S和A档,此项改革在新区干部中产生较大触动。

二、聚焦“平台”抓改革,最大化提升发展实力。贯彻落实全省开发区改革提升推进会精神,着力构建“1+6+N”高水平现代化平台体系。一是打造高能级战略平台。及时编制发布新区发展战略和产业、生态、综合交通等重要规划,制定新区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新制造业计划、“1+4+X”产业新政,形成了空间集中连片的“一个平台”、管理独立运行的“一个主体”。二是设立6个产业骨干平台。整合设立杭州医药港、大创小镇、综保区、江东芯谷、临江高科园、前进智造园等六大实体化产业平台,建立招商决策、要素保障等六大配套机制,主攻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和企业服务。每个平台都由党工委领导兼任书记,选聘127名精兵强将组建六支攻坚队,其中博硕研究生学历占40.2%,90后占41.7%,95%以上人员都有招商、企业服务工作经历。深入开展“红黄黑”张榜问效平台大比武,已洽谈推进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7个,项目总数比去年同期增长40%;亿元以上制造业落地项目18个,比去年同期增长80%。在三季度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上,共有26个总投资281亿元的项目集中签约,35个总投资563亿元的项目集中开工,15个总投资80亿元的项目集中投产。三是打造N个特色园区。全面梳理盘活国资公司、街道工业园和高教园区资源,推进实施产业空间(小微园)三年行动,去年以来新增省级小微园16个,计划再通过三年努力,实现产业空间(小微园)总建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达到10000家,亩均税收达到70万元,主导产业占比达到70%。

钱塘新区实施产业平台体制改革

钱塘新区实施产业平台体制改革

钱塘新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 (2)

钱塘新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投产活动

三、聚焦“资源”抓改革,最大化提升发展潜力。全力加强内部资源整合挖掘,借势借力,加快破解要素资源瓶颈。一是整合空间资源。启动实施下沙区块有机更新、临江片区转型升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48家低效企业、3090亩土地收储盘活,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新增耕地近万亩,为好项目腾挪出足够空间。二是盘活国有资产。61家国有企业按照城市开发、产业发展、城市服务三大功能属性,整合重组为三大集团,实现资源统一配置和集中力量办大事,力争打造1家资产规模超600 亿、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属国企。盘活新区各类闲置国有资产,将一批小区配套公建用房划转至国企,将房源转为人才租赁房、蓝领公寓。三是广开资金渠道。设立规模为100亿元的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不少于500亿元,为项目招引和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政策资源。深化与签约银行、金融机构、央企等单位的战略合作,解决53家企业超10亿元融资需求。积极落实“凤凰计划”,奥普家居、壹网壹创、聚合顺、米奥兰特、格林达、立昂微电子等6家企业上市,27家企业进入上市培育名单。


格林达2

新区企业格林达在上交所上市

四、聚焦“环境”抓改革,最大化提升发展魅力。坚持以营商环境建设为核心,引领提升区域大环境,努力吸引一流人才和企业。一是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推进全省营商环境集成改革试点,出台“钱塘人才21条”,实施“浙子回归梦钱塘”校友工程,推出人才购车上牌补贴、拆除江东大桥收费站等暖心举措,落地校友经济项目75个,吸引了中科院肿基所、清华柔电中心等一批高端研究机构落户发展。建设全省首个“投资之家”,实行“一般问题1天内解决反馈、较难问题3天内解决反馈、特别复杂的5天内答复”的135企业服务机制,一般企业投资项目从赋码备案到竣工验收审批实现“最多80天”,新区成立以来新增市场主体2.3万余户,占在册总量30.23%,增量占比居全市第一。二是提升城市配套环境。成立专门机构,统筹推进下沙区块有机更新和江东区块核心区开发;地铁7号线和8号线、艮山东路过江隧道、江东三路过江通道、机场东进线等重点工程加快谋划推进,内畅外联的区域交通体系正在加快形成。邀请中国美院、同济大学等知名高校参与,启动实施“149”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云帆社区成为全省首批未来社区建设试点,着力把下沙区块打造成为杭州最美新城区、把江东区块打造成为最具生态底色的样板生态区。三是打造开放合作环境。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考察指示精神,与阿里巴巴、萧山机场联推eWTP示范区建设和临空经济发展;杭州综合保税区挂牌成立全国首个城市货站、首家互联网法院跨境贸易法庭,率先实现跨境电商B2B出口4种模式全覆盖,跨境电商进口B2C包裹退货新模式等2个案例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加强国际产业合作,杭州硅谷钱塘中心在美正式投用,杭州国际人才创新创业园钱塘园区挂牌成立,新加坡(杭州)科技园在全省19个国际产业合作园考核中位列第一。积极推进与萧山、海宁的战略合作,在过境交通、土地置换、飞地管理等合作上取得新的进展。

10.钱塘新区“投资之家”线上平台界面

钱塘新区“投资之家”线上平台

12.钱塘新区“投资之家”线下自助服务区

“投资之家”线下自助服务区

李克强总理视察杭州综合保税区

李克强总理视察杭州综合保税区

微信图片_20190509171239

综保区全国首创跨境电商进口B2C包裹退货新模式

五、聚焦“治理”抓改革,最大化提升发展效力。按照打造整体智治现代政府理念,着力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打造“数字钱塘”。在全市率先实现区、街道、村社三级“移动办公”全覆盖。“亲清钱塘”、“钱塘汇商”、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城市大脑数字驾驶舱等数字化平台建设取得成效,与阿里巴巴共建“数字钱塘”联合实验室,在政府深化应用、政企联动服务增效、社会治理创新方式等领域深化合作。二是打好疫情防控战。出台助企帮复“钱塘十条”以及拓市场、促外贸、稳就业等专项政策,开通全省首条企业复工高铁专列和121辆“钱塘直通车”,抽调1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企业服务,新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法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等媒体刊播。通过疫情防控,有效检验了新区治理能力,极大地提升干部精气神。三是赋能基层治理。新区成立后,第一时间完成7个街道机构重设,推动“三公”职能落地落实,明确街道对产业平台和飞地的属地管理和安全监管职责,解决了长期存在的100多平方公里“飞地”区域和部队用地属地监管职责不清问题。推出“沉入式街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启动实施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建立401个网格党支部和116个街社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市场监管等8个领域执法力量充分下沉,实现“网格化+数字化+下沉式”治理,基层更加富有活力和效率。

9.钱塘新区白杨街道内部“最多跑一次”平台

钱塘新区白杨街道内部“最多跑一次”平台

4.钱塘新区与钉钉平台合作签约仪式(1)

与阿里巴巴共建“数字钱塘”联合实验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