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三互”助力东西部扶贫工作

    • 【字体: 打印本文

近年来,江山市教育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各项部署,聚焦精准、综合施策,在高密度、高质量、高标准的扶贫协作中,建立健全人才、教学、民生等方面长效联动机制,全力帮助东西部贫困地区与全国一起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高密度开展人才互派,提升队伍素质

一是加强系统性谋划。建立东西部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合理规划结对帮扶工作,明确了扶贫协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先后组建教育考察团前往四川沐川、新疆乌什开展为期五天学习考察交流活动,根据学校点多面广的实际,在深入沟通、协商交流的基础上,选择推荐了有基础、有代表性、有特色和优势的学校44所学校建立结对关系。

二是推进层级化结对。与沐川、乌什从幼儿园、中小学到职业学校分层级签订结对协议,分层次梳理帮扶重点、责任要求,以积分制考核结对成效、评选先进,目前已有44所学校进行结对。结对双方还根据各自实际,量身打造“定向交流清单”,如江山中专和沐川职高开展2+1合作办学,在沐川职中完成2年基础课程教学后,统一输送至江山中专就读,完成1年实训。

三是开展紧密型交流。合理制定数据化目标,从学校、教师层面把帮扶工作具体为要完成的任务,以数字来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开展“紧密型”互访。如结对教师每月必须交流两次,教研组不少于1次,每次时间不少于1周,对口科室不少于2周;定期互派教师挂职锻炼,沐川幸福小学黄琳副校长在江山实验小学挂职1年,汲取学校管理、学科组建设经验。目前,已选派16位名师骨干前往沐川、乌什等地支教,沐川、乌什选派6名校长及骨干教师赴江山跟岗学习。

  二、高质量推进教学互动,强化智志双扶

一是“名师+资源”提升质量。建立教师资源共享平台,多途径研讨名师课例、分享教学资源,深化帮扶内容。落实“一季度一考评”提质跟踪考核机制,并选派教研员、名师骨干开展蹲点活动,问诊把脉、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进修学校郑志华老师蹲点沐川中学六个月,坚持每周听评课,半月一讲座,热情传经送宝,开讲学校管理、语文教学等专题讲座10多场,总听课节次50多节。

二是“线上+线下”共享课堂。在线下名师送教的基础上,全面构建“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结对帮扶机制,开发一批结合结对学校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优质课程,借助云平台以直播、录播的方式实现实现异地同课,每个地区可随机作为主课堂,进行跨校互动、课程共享。截至2020年6月,各结对学校已开展城乡同步课堂390多节,同步教研130多次。

三是“学习+实训”合作办学。江山中专牵手沐川职中开设了江山沐川班,每年定向招录40名沐川籍学生,根据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沐川班技能卡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训技能点数值促进学生提升职业技能素质,并针对性开设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等4个专业,实现定点、专向、专班教学,帮助沐川学子毕业后就业、返乡创业。

  三、高标准落实民生互助,拓宽保障渠道

一是农技帮扶促增收。启动农村致富带头人扶贫培训项目并创办“农民讲习班”,与当地农村示范点、知名企业联手开展教学与培训,仅沐川县已有248位农民成为当地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学员张金强开发茶叶生产基地,实现年纯收入200余万元,并带动当地贫困农户32户实现脱贫致富。

二是就业帮扶促脱贫。探索“毕业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新路子,积极推行职业教育领域精准扶贫工作。制定顶岗实习大纲,推动来江的沐川、乌什贫困学子的实训与市内规模企业无缝衔接,并发放每月人均近4000元的实习劳动报酬,有力地缓解了学生家庭贫困状况,目前已推荐200余名学生就业,通过就业脱掉贫困帽。

三是消费帮扶促发展。推动来自沐川、新疆的特色优质农产品走进校园、走进食堂,近3年来,采购腊肠、牛肉等农特产品近2万,帮助销售农产品320万余元,同时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捐赠设备物资价值37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