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县“红黄白”三色产业助力东西部扶贫协作的主要做法

    • 地方改革创新项目
    • 【字体: 打印本文


南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北边缘,是川陕革命老区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辖48个乡镇70.9万人,工业发展基础薄弱,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土豆等传统农作物,经济收入主要依靠以建筑业、挖山洞为主的外出务工,2017年底,未脱贫2.74万人。自新一轮浙川东西部扶贫协作结对以来,缙云县积极寻找扶贫着力点,制定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以特色高效产业为核心,以人才帮扶为支撑,精准施策,在支持当地发展金银花、核桃、黄羊、茶叶4大主导产业的同时,输入发展茭白、杨梅、缙云烧饼等优势产业,实行“红黄白”三色协作精准帮扶,成效显著。到2018年底,全县贫困村由156个减少到19个,贫困人口由8.9万人减少到0.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5.9%下降到1.47%;今年4月,南江县以全省考核成绩第一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并获2018年四川省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考核第一档“好”成绩。其主要做法是:

一、破解难题,模式输出,沉疴顿愈打造杨梅“红色产业”

背景:2012年5月,红光镇黑池村从浙江温州引进杨梅种植,建成富硒杨梅基地500亩,是川东北唯一的杨梅园。后因承包企业撤资,基地缺乏必要技术、人员和资金,部分杨梅树多年不长果实,部分枯死,园区面积逐年缩小。杨梅是缙云县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现种植面积3万亩,产量9725吨,产值1亿余元,其中“仙仁”牌杨梅被誉为“浙江最甜杨梅”,均价可卖到每斤40元。去年来,该县发挥杨梅大县优势,为基地改造提升送技术、送资金、送树苗,目前,园区规模达3200亩,可接待游客10万多人,年收入200多万元,带动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一是破解难题,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技术输出方面,该县选派杨梅专家到南江县驻村指导,从修枝、施肥、防病、治虫到疏密、移栽、新植、冬管,手把手教学;邀请南江杨梅种植户、镇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等,到缙实地考察学习种植技术,目前已经培养出本地杨梅种植技术人员12名。资金帮扶方面,共安排扶贫资金850万元,用于基地改造提升和新建,及冷链系统、深加工、扶贫车间、川东北杨梅交易中心等建设。目前,基地不仅将原来过密的300亩杨梅疏植成500亩,又平整土地新植2700亩杨梅,成果价格卖到每斤60元。

二是补齐短板,做深做透产业规模。缙云杨梅大镇舒洪镇与红光镇结对,杨梅大村仁岸村与黑池村结对,从管理经营、市场拓展、品牌打造等搭建平台,补齐短板。如在深加工方面,黑池村已建成果干加工生产线,酒类、饮料等加工厂将陆续开工建设。同时,缙云县根据杨梅树3年结果的实际情况,借鉴桑园套种九头芥、竹林套种灵芝等模式,引导南江探索发展林下套种经济,在小杨梅地上套种1000亩金丝皇菊,不仅亩产可达7000余元,还可一地多收、以短养长,提高土地肥力。

三是共享红利,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成立黑池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实行“杨梅扶贫计划”,村民可通过资金、土地入股,集体公司盈利的50%分给贫困户、低保户、残疾户和特困户。目前,该村51户贫困户196人加入该公司。如该村戴金艳户一家四口,丈夫外出务工,2个小孩读书,5000元入股“杨梅扶贫计划”,满3年后预计每年分红1000元以上;入股土地3亩,每年收入1500元;按照每天每人80元工资标准,在基地上班每月可得2000元,总计年收入达14500元左右(不含其丈夫收入)。



二、技术输出,授人以渔打造烧饼“黄色产业”

背景:缙云烧饼是作为“中华名小吃”,是该县重点培育的乡愁富民产业,目前年产值达18亿元,全国各地开出示范店514家,培训烧饼师傅10400多人,从业人员1.7万人。自结对帮扶以来,该县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目标,将缙云烧饼技术输入南江,让技能扶贫实现增收致富,推动“两地群众共享“缙云烧饼”经济红利。目前,已经培训6期135人,并有4人成功开店创业;2020年,计划培训5期150人。

一是全免培训,传授硬货技能。实地开展“全免”培训,烧饼大师赵一均先后3次到南江县进行现场授课,教学内容包括烧饼制作、黄帝文化、形象设计、品牌营销等,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手把手教学,一对一指导,确保学员学到真东西。如南江县沙河镇张海艳成功开出首家烧饼示范店,按单价每个5元计算每天可收入1000元,在雾山缙云烧饼推介活动和“缙南情·茭情深”农民丰收节上,仅一天就卖出1000多个烧饼。

二是全程跟踪,优化创业服务。创业服务全跟踪,借力东西部扶贫项目,整合南江当地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含金量”,为学员“量身定制”创业指导服务,在门店选址、装修及营业执照办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对创业成功符合奖补条件的纳入东西部扶贫专项资金支持。如天池镇李云舟因母亲瘫痪不能外出务工,通过缙云烧饼东西部创业资金支持,在长赤镇成功开店,既可在家门口就业,又可安心照顾家人。目前,该县已向南江县托运烧饼桶17个。

三是激发热情,助推全民就业。成立缙云县南江劳务服务中心、南江县驻缙云劳务服务中心,签订“千人培训”“千人就业”行动计划框架协议,出台转移就业优惠政策,开展“种养殖实用技术”“创业+电商”“缙云烧饼”等培训,营造全民就业创业氛围,目前,累计开展贫困人口就业培训1977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1564个,安置58名南江劳动力在缙就业。同时,两县签订教育扶贫框架协议,在资源共享、教研互助、学生共培等方面开展协作。目前,该县4所学校和南江县9所学校结对,派出6名教师到南江交流教学,南江派出18名教师到该县交流学习。



三、优势共享,产业输入,精准帮扶打造茭白“白色产业”

背景:缙云是“中国茭白之乡”,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量10.7万吨,全产业链总产值近10亿元,产业规模全国第一,茭白增产增效路径相对成熟,具有较强可复制性。该县利用南江土地、劳务等优势,多措并举促进茭白在南江落地,成为全省第一个启动、第一个落地、第一个出产品的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目前,南江县茭白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亩产达3500至5000斤,实现经济效益亩产7500至10000元,全产业链收益达3200多万元,带动976户3414人脱贫增收,带动2100多人就近就业。

一是因地制宜,解决“谁来种”的问题。将千亩茭白计划列入东西部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五千行动计划”之一,计划通过3年时间建立十个千亩茭白基地,达到万亩规模。缙云县五羊湾果蔬专业合作社与长赤镇、红光镇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平台,并建立“村集体+大户+小户”模式,不断扩大种植规模。2018年,建成3个茭白试种基地;2019年,建成14个茭白种植基地;2020年,预订茭苗已达1万余亩,并逐步向周边县市延伸。如长赤镇莲池村刘昌国2018年种植茭白2.1亩,共收入2.494万元;2019年种植面积6.1亩,茭白销售收入2.3万,卖苔管收入1万多,再加务工和卖茭苗收入,亩均超过一万元,比种植传统水稻收入提高近10多倍。



二是抽薪止沸,解决“怎么种”的问题。组织技术能手到南江技术培训,2位茭白师傅长期蹲点指导,并邀请南江茭白种植户到缙云茭白基地参与茭白收割、育苗、采茭、销售实践,通过亲身学习,促进茭农从 “要我种”向 “我要种”转变。投入资金390万元,免费传授茭白苔管育苗技术和单季茭白“一种两收”国家专利技术,推动茭白基地升级为育苗基地,真正实现产业扎根。如红光镇房岭村岳清泉2019年种植茭白4亩收入3.5万元,已育苗50多亩计划明年种植,完成就业向创业转变。

三是共享平台,解决“怎么卖”的问题。在茭白上市后,通过推介推广,顺利进超市、进食堂、进学校、进菜场、上餐桌;除在本地销售外,在缙云牵线下,已有60多万斤茭白顺利进入蔬菜批发市场,并因品质好被批发商以高于市场平时价格收购。2019年,安排东西部扶贫资金180万元,建设占地2000平方米的茭白交易市场2个和储存量300吨的冷链库2个,其中一个交易市场(含冷链库)已揭牌投入使用,另外一个将于年底前投入使用,南江将成为川东北最大的茭白种植和交易集散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来说两句
看不清点我 看不清,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