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创新“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模式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 地方改革创新项目
    • 【字体: 打印本文

为有效破解农村“贷款难、担保难、融资贵”问题,深化农村普惠金融改革,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瓯海区大胆破局,率全国之先创新推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新模式,实现农户以自有动产、不动产及其他经济权益作为抵(质)押担保物,以书面承诺方式向银行申请贷款,全面激活了农村“沉睡资产”,实现了农户增信、资产增值、普惠增效,走出了一条农村金融改革助推乡村振兴的成功路径。截止2019年底,已累计发放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贷款22531户,共计158.58亿元;其中现有贷款户数12177户,余额50.66亿元。


主要措施


1.创新制度设计,全面筑牢资产授托根基。农民资产抵押难的根源在于价值认定难,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加快推进农村普惠金融工作试行“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暂行办法》、《温州市瓯海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试点风险补偿及缓释机制工作方案》。通过把牢“两道关口”,全面破解了农民贷款难困境:一是运行机制上创新推行“政府引导+银行主推+村居协助”三方联动,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作为融资申请“主窗口”,让对农户知根知底的“娘家人”来把关备案,机构评估与银行放贷跟进审查,最大限度筛除不良项目。二是信息掌握上创新做到“一户一档”。银行通过与村经社建立合作关系,布设“普惠金融服务站”并聘任当地村干部或最有威望村民为协贷员,共同开展农户走访、实地调查、建立农户信息档案,精准掌握需贷农户资产情况,为银行审查放贷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全区已有5.9万户农户建档,采集8.4万条有效信息,其背后撬动的隐形资金高达300亿元。

2.坚持普惠服务,全面发挥资产授托效益。一是最大限度拓宽授托范围。将农户手中有价值、银行风险又可控的40多种资产,全部予以授托认定,让原本沉睡的如花木、畜禽、农房等物权,全部被“点石成金”,赋予了“金融价值”。如丽岙一家花木企业,通过该模式以花木为抵押物获得1000万元授信,大大激发了创业热情。目前全区受理发放的近万宗贷款中,有近半数农户属首次授信贷款,极大缓解了农民融资难题。二是最大限度降低利率标准。对授信资产原则上按抵押利率执行,并结合政府荣誉、支持“三农”政策等实行差别化待遇,最低利率可降至4.5%左右。如仙岩一农户以农田承包经营权为授托资产,60万贷款仅执行4.35%利率。三是最大限度提高授信额度。区政府专门设立风险缓释基金,按年度新增贷款金额的1%,为试点银行提供贷款贴息,鼓励银行提高每一宗授信额度。截止到2019年底,历史上从来没有贷过款的农民通过该模式贷到款的达6717户,总金额17.87亿元。四是做好向小微企业拓展。围绕温州市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在“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业务”重点改革项目的基础上推进“小微企业资产授托”业务,将受益主体从农户向小微企业延伸,目前已梳理了可授托的小微企业资产6大类28种,包括厂房类、拆迁指标类、权益类、动产类、无形资产类、其他类,进一步盘活企业资产,缓解小微企业担保难的问题。通过“政银合作”模式整合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数据,截止目前,小微企业授托211户,金额31480万元,授信73380万元。

3.实施综合监管,全面构筑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强化链式监管。在准入上,银行建立“负面清单”制,“一户一审”评判农户家庭资产价值,精准识别风险客户和优质客户;在贷后管理上,通过协贷员及时掌握贷款农户生活及生产变化、授托资产状态变化,防止授托资产被私自处置和贷款逾期风险。二是自治法治融合。一方面利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平台对资产进行管控,并通过评选“信用村”激励村两委主动采取措施,降低不良率;另一方面加大依法处置力度,强化相关部门处置执行。三是部门联合保障。区政府成立由区长任组长,区公安、住建、不动产登记中心等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从实施层面全面保障该项工作推进,切实降低贷款资金风险。四是健全调解机制。设立区、街道、村居三级调解机制,以调解为主要方式;同时培养农民“诚信光荣、失信寸步难行”的意识,打击恶意逃废债,实现风险处置从“法治”到“德治”“自治”转变,已成功调解处置不良贷款50笔,金额1000多万。


亮点特色


“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区别于传统的抵押和保证贷款,是以农民“信用+资产”为授信依据的融资模式,是以信用为基础,以资产为保障的承诺贷款。以信用为基础是指该项贷款没有任何抵押、保证,本质是信用贷款;以资产为保障是指农户的有价“非标”资产经过评估,并根据评估价值确定贷款额度,确保农户的还款能力有所保障;承诺贷款指的是一种双向承诺,银行通过发放准贷证向农户承诺发放贷款,农户通过书面承诺委托授权银行方处置资产,具有一定的“软约束”。

1.实现农民资产从“确权”到“确值”转变。该模式明确农民凭借有经济价值的资产均可向银行申请融资,从机制上破除阻碍农户获得无抵押贷款的制约因素,银行由注重传统抵质押物的权属证明上升为对资产价值的确认,极大拓展农民的产权价值,激活农村巨量沉睡资产,实现农户增信,资产增值。                  

2.实现融资方式从“担保”到“信用”转变。该模式是各方在尊重遵循信用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借贷关系。银行针对农户可托管资产对农户进行授信,农户无需登记、无需担保、不用保险只凭一纸承诺就可实现贷款。银行不为可能存在的3%不良风险排挤97%的有效客户,把农户信用和银行信誉进行了有效对接。农户的信用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为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

3.实现风险处置从“法治”到“德治”转变。该模式改变了银行单纯依靠法律手段处置风险的传统做法,强化“德治”化解。利用授托承诺,通过协贷员、村两委私下调解、劝导相关资产权利人,以自行处置的方式,实现资产的变现,最大限度发挥道德“软约束”作用。


工作成效



该模式推出后,于2017年先后获得原中央农办韩俊主任、吴宏耀副主任,原农业部陈晓华副部长,原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孙中华主任等四位领导专项批示肯定,要求予以完善推广,同年7月列入国家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2019年省委改革办将该模式列入全省复制推广改革事项清单,同年12月在瓯海召开全省农村金融改革现场推进会,为农民资产授托代管模式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省推广奠定基础。

1.让农民真正享受到了普惠金融。全区约有农户7.1万户,目前已开展授信5.9万个,发放准贷证5.8个,总授信金额1644505万元,除超过贷款年龄老人户和负面清单外基本实现授信全覆盖。截止2019年底,已累计发放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贷款22531户,共计158.58亿元;其中现有贷款户数12177户,余额50.66亿元。同时让利与民,这项贷款平均利率6.5厘,最低4厘,远低于民间借贷利率,切实解决了农民贷款难、担保难、融资贵的矛盾。另外贷款质量优,风险控制良好,不良率仅为0.42%,远低于温州银行业平均不良率。

2.有效盘活了农民的沉睡资产。该模式明确农民凭借有经济价值的资产均可向银行申请融资,从机制上破除阻碍农户获得无抵押贷款的制约因素,银行由注重传统抵质押物的权属证明上升为对资产价值的确认,让多数农户摆脱了没有抵(质)押品和担保人的困境,极大拓展农民的产权价值,激活了农村巨量沉睡资产,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民创新创业提供了较好的资金支撑。

根据受益群体分析,目前授托代管融资贷款用于农户创新创业活动的总金额已达34.5亿元,占比70.5%,极大地缓解了农民融资难题,激活农村创新创业的活力,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显著提升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通过该业务的开展,形成了农村社会信用的基础数据库,为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通过评定农户信用等级,并按照信用登记确定利率和额度,使得农户形成“信用即资产”的意识;通过将信用纳入村规民约,在农户中形成守信、诚信的“信用共识”,该模式有助于培育农户的信用意识,形成信用共识,有效促进农村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为乡村有效治理提供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来说两句
看不清点我 看不清,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