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县推行“公墓革命” 破解生者与逝者共享空间难题

    • 地方改革创新项目
    • 【字体: 打印本文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入土为安、重敛厚葬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永嘉等浙南一带地方丧事活动相互攀比、贪大求洋、奢侈浪费现象较为突出,丧事消费支出居高不下,在农村甚至还有修建椅子坟的传统,一座椅子坟占地动辄数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成本三万至二十万不等。为撼动根深蒂固的丧葬陋习,扫除乡村振兴“绊脚石”,永嘉县按照“四个改变”的理念,开展了一场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的“公墓革命”,创新打造花园式节地生态墓,初步解决了墓地价高难买的群众关切,破解了生者与逝者共享空间难题,农村私墓造价和占地均减少95%以上,大幅度降低了农村群众的经济负担,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殡葬改革样板。

一、“四个改变”,打通改革关节。

一是私建改公建。该县采用公建方式,将公墓作为公共产品来提供,由政府主导选址、设计和出引导资金,村集体出土地并负责政策处理,一个墓穴家属用户购买价格一般在3000-5000元,不许私下买卖,切实解决了墓地比房价还贵的问题。如岩坦填坦一村新推出的“归根园”生态墓3.0版作为全生态公益安息墓地,由村集体严格按照政府标准设计建造,不许买卖盈利,当地村民认购墓穴仅3000元一穴,相较于一般商业型墓穴高达10万元左右的费用,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二是费地改节地。为避免出现不合理规划及土地浪费的情况,政府部门直接出面主导选址和设计工作。墓穴每位占地不超过0.5平方米、墓碑高度不超30公分,容积率也作了标准化限定,与从前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的旧坟相比,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有效解决了死人和活人争地、和子孙争地的大难题。如在岩坦填坦一村建造的“归根园”生态墓,选址于村集体所有的3-5亩非耕地荒坡上,墓穴结合山地形状顺势而建,穴位采用深挖一个立方米、覆土绿化的方法,占地仅0.5平方米,墓碑采用当地鹅卵石加二维码,高度在30公分以内,实现墓穴无钢筋、无水泥等硬质主体构造,整个墓园呈现出一派青松如盖、绿草如茵的自然生态美。三是墓园改公园。“公墓革命”开展前,在农村、厂区等人口密集地区有许多坟山,严重影响了生活环境乃至地方发展。该县按照“不留坟圈,不留坟头,不留墓碑”的标准,通过采取“互联网+移风易俗”的方式,对荒芜的“坟山”实行公园化改造,如S223省道沿线的小舟垟村附近山上原来有140余座“椅子坟”(坟背均高达1米以上),严重污染视觉。在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后,拆除坟圈,平整坟头,种上植被,再就近挑来石头刻上墓主名字、二维码,建立天堂网,扫一扫便能登录墓主的网上纪念馆,了解其音容笑貌和生平故事。经改造后,原来阴森的墓园变成了供人休憩的公园,既美化了环境,又给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健身休息的去处,而且助力地方产业尤其是乡村振兴发展。四是厚葬改厚养。为倡导推广敬献鲜花、二维码扫墓、种花植树等低碳祭扫方式,树立“厚养薄葬、孝老敬亲”的良好社会风尚,该县启动移风易俗改革攻坚年行动,适当压缩丧葬时间,控制丧事规模,坚决杜绝出大丧、办长丧。比如过去在农村操办丧事活动,一般要持续7天甚至更久,乐队和唱班人数达50余人,人情支出500-1000元,花圈数量和酒席标准更是无上限,村民间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现象严重。现在,办丧时间严格限定在72小时内,乐队、唱班人数不超过20人,人情标准300元以内,花圈10个以内,酒席标准每桌不得超过1000元,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电子礼炮,不准有改装花车、礼炮车、装载LED显示屏车。同时,推行安葬新式墓的必先实行新式葬,统一签订文明办丧协议,承诺简办丧事,确保节地生态葬法更深入人心。如该县乌牛街道祥池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执行丧事简办,为父亲操办丧事人情象征性收20元,不请乐队、不放烟花礼炮、不设宵夜、不上名烟名酒,现场仅留2个花圈,通过简办葬礼与以往相比节约支出15万元左右,成了当地移风易俗丧事简办的典型,为村民树立了榜样。

二、试点探索,直击殡葬痛点。

一是初步解决了墓地价高难买的群众关切。通过政府主导村集体按标准建造新式墓、生态墓、平价墓,村民以成本价认购,不许买卖盈利(类似于“经济适用墓”),一方面满足了节地生态安葬先人需求,另一方面也大大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以岩坦镇新推出的公园式生态墓认购活动为例,一经发动,当地1500余名村民即争先报名,不仅让群众的丧葬观念实现了重大突破,成为“公墓革命”的最大受益者,也使得群众关切的“葬不起”民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二是初步破解了生者与逝者共享空间难题。通过巧妙地把逝者与生者的空间融为一体,地下埋逝者骨灰,地上覆土绿化,建成可供人休憩的花园墓地,让生者与逝者共享空间,满足了逝者的安葬需求,真正解决了群众的“身后事”难题。如今,该县岩坦镇小舟垟村门前山由昔日荒芜的“坟山”摇身一变,成了供人休憩的“人生后花园”,群众上山锻炼的络绎不绝,成了乡村振兴一道靓丽文明风景线。三是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了殡葬改革样板。从早前的眠牛山公园1.0版到小舟垟门前山2.0版,再到坦一村归根园3.0版,实现了三个重大突破,即突破了丑陋的坟墓形式,去除原来坟背高达1米以上“椅子坟”的坟、坟头和墓碑,替代为鹅卵石墓碑,使之与山体环境融为一体,凸显出了绿水青山与生态文明的统一融合;突破了落后的祭祀方式,告别了以往乱烧纸钱的旧传统,采取“二维码扫墓”、敬献鲜花等低碳祭扫方式,继承和发扬了“慎终追远”的优秀传统文化;突破了陈旧的封建观念,村民不再盲目攀比,追捧大操大办的奢侈丧葬,而是积极响应节俭文明办丧新政策,踊跃报名认购生态墓穴,树立“厚养薄葬”新观念。

三、“三化”机制,保障长足发展。

该县通过提供模块化资料、审批流程再造、工作人员代跑、部门间串联审批、文件快递送达等多种措施,使生态墓地审批最终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标。一是进一步整合审批表格,服务便捷化。因机构改革部分单位名称调整,该县重新制作《永嘉县公益性生态墓地项目选址意见表》供相关部门填写审批,同时制作生态墓地审批流程图,编写填空式样稿模板,帮助申请单位(村居或镇街)一遍看懂、一次办结,助力生态公墓建设审批“最多跑一次”。二是进一步细化审批流程,项目规范化。该县在原生态公墓审批流程的基础上,对整个审批流程进行细化再造,从而实现项目规范化审批。改革后,生态公墓审批需要经历申请单位(村居或镇街)书面申请、县民政局窗口审批、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土、林业、规划、旅游)联合实地踏勘、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选址图、有关部门签署意见、生态墓地选址项目公示及县民政局发文立项,办理林地占用审批手续等7项流程,保障项目规范性。三是进一步明确分工,代跑常态化。申请单位(村居或镇街)只需向当地民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即可,后续环节均由相关部门内部联动完成。在新的审批流程中,各地民政办负责代跑,将申请报告、永嘉县公益性生态墓地项目选址意见表、村民代表会议记录及山林权证资料送至县民政局审批窗口;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国土、林业、规划、旅游等方面的内审,并签署相关意见;由县民政局负责出具制作选址图工作联系单、代跑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并进行项目公示、发文立项并通过快递的形式将审批好的材料送达至申请单位。各单位分工协作又相互配合,既符合操作流程的规范化要求,又使得申请单位方便快捷完成项目审批,确保生态公墓审批畅通无阻。

附件:    “公墓革命”改革前后成效对比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我来说两句
看不清点我 看不清,换一个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